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泽帖尔”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08 作者: 来源:天上阿里

  

  技术工人格桑旺堆正在教索朗多吉“泽帖尔”纺织技艺。

  

  技术工人正在熟练地拉线。

  导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民间、心口相传,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活态文化基因。它离我们并不遥远,人们衣食住行中的许多部分,都蕴含着非遗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发扬非遗,绝不仅仅是把他们摘出来,写到小本本上,而是要让它得到传承和发展。

  在山南,提起“泽帖尔”,几乎无人会觉得陌生。经过几百年的磨砺,直到今天,它依然鲜活在山南乃至区内外的舞台上,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并在保护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逐步绽放出新的光芒。

  保护,留住民族文化根籁

  仲夏时节,沿着雅砻江边,驱车行驶不到二十分钟,记者再次走入山南市哗叽服装厂,织布机“札札”作响,梭子在工人手中飞动……处处一派忙碌的景象。

  什么是“哗叽”呢?所谓“哗叽”,就是藏族手工生产的最高级羊毛织品(氆氇),可以做床毯、衣服等。哗叽在氆氇工艺中生产技术难度最大、面料最柔软精细、做工最为复杂,不是普通的氆氇,而是相当于蜀锦一样的极品氆氇,过去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由于只有乃东区泽当镇才掌握这项手艺,因此,泽当的哗叽又被称为“泽帖尔”。

  “泽帖尔”制作工艺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泽帖尔”是唐朝文成公主把汉族先进的纺织工艺融入到藏族传统氆氇纺织技术上,两者紧密结合而派生出来独具特色的纯手工精羊毛哗叽纺织产品,是西藏历代高僧及达官贵人用来制作服饰的专用贡品面料。

  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泽帖尔”,巴桑,这个来自乃东的藏族汉子,挑起担子,经过30年的艰辛努力,成为挽救濒临灭绝的“泽帖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让沉睡在雅江深处几千年的民族手工艺奇葩在现代市场大放异彩。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巴桑的民族手工制品走俏,就是抓住了民族文化的“根”。

  传承,经典永续历久弥香

  “近年来,山南市加大对民族手工艺的抢救、保护、传承、扶持和发展,把‘泽帖尔’传承发展作为山南‘三推进’产业建设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使这项古老的生产技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和传承。”巴桑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传统“泽帖尔”技艺只有乃东区泽当镇的艺人才掌握,2007年,整个泽当镇会编织哗叽的手工艺人屈指可数。

  2008年2月,挽救和传承濒临失传的“泽帖尔”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开始。由于“泽帖尔”完整制作工艺的失传,巴桑四处寻找,寻访并聘请了阿旺措姆等5位高龄老艺人,其中最年长者已经年逾90。可是要让年迈的老人们来教授、制作“泽帖尔”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凭着“吃饭不香、睡觉不甜”的韧劲,在当时没有制作“泽帖尔”的编织工具的情况下,巴桑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寻找和制作编织工具。面对困难,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明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于是,巴桑不顾家人反对,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只身一人走访了历史上哗叽编织盛行的贡嘎、尼木等多个地方,请教多名老艺人,希望能系统地恢复和抢救这门技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第一块“泽帖尔”被成功复原,这一刻让巴桑看到了希望,也让他对“泽帖尔”的未来充满了信心。2010年,哗叽编织工艺被评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正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创新融合迎来新生

  如今,“泽帖尔”已成为乃东区、山南市的一张名牌。在“泽帖尔”产品展示大厅,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让人爱不释手,帽子、披肩、围巾、衣服……充满民族特色、样式活泼新颖。“泽帖尔”的生产、销售也逐渐商业化、市场化。工艺考究的“泽帖尔”,过去是贡品,现如今是山南热门的旅游产品、传统手工艺品,更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桑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与内地的朗姿等多家公司合作,成立了山南“泽帖尔”民族手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新产品融合了许多时尚元素,达到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已经完成华丽转身。

  为了更好地发展“泽帖尔”,这几年,巴桑多次出入内地各大品牌服装会,甚至专门邀请内地服装设计院校师生,和他们一起研究和传承“泽帖尔”新的样式和技艺,让“泽帖尔”走向了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藏民族传统手工艺中五彩斑斓的“泽帖尔”。

  “泽帖尔”在巴桑的手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现在一条‘泽帖尔’披肩售价1000元,围巾最便宜的也是1500元,还有唐卡、白面具……”在作品陈列室里,巴桑细心地向我们介绍每一件产品。‘泽帖尔’产品一投入市场就受到广泛欢迎,供不应求,特别是很多到西藏的游客,看到精美的‘泽帖尔’后,都爱不释手。“现在我们有80%的产品都销往内地。”巴桑如是说。

  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中,“泽帖尔”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了新生。那一朵朵盛开在雅砻江畔上的非遗之花,必将万紫千红、越开越艳。(本文图片均由记者 马静 摄)

  

责任编辑:黄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