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建工作融入人心

发布时间:2012-05-22 作者: 来源:理论网 中国环境报
  为贯彻落实好中组部《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品牌化、常态化,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在中央国家机关范围内深入开展了“走进基层党支部、总结支部工作法”活动。 
  经验来自基层,创新始于基层。为配合此次活动,中国环境报从今日起开设“走进基层党支部”专栏,选取环保系统先进党支部,集中宣传各支部在党建工作中的新做法,重点报道党建带动业务、业务促进党建的新经验。 
  党建和业务是一种什么关系?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中心”)党支部书记田为勇的体会是: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党建工作可以带动业务工作,促进业务工作更有效果;通过业务工作能使党建工作有所依托、落到实处。 
  应急中心党支部是2009年5月正式组建的。在短短3年时间里,应急中心围绕业务工作,探索建立了“312”党建工作法。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俞贵麟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应急中心把党建工作融入了中心工作、融入了人心。 
  正是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才使责任和奉献精神在应急中心每一位工作人员心中得到升华,才将应急中心凝聚成了一个强大的战斗堡垒,确保了每一次环境应急攻坚战的胜利。 
  临时党小组建在应急一线 
  “312”工作法中的“1”,指在应急一线建立临时党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田为勇介绍说,这一制度是根据应急中心的工作特殊性制定的,如果在应急一线工作人员中有3名以上党员、预计现场应急工作超过10天,就要成立临时党小组,为完成任务提供组织保障。 
  临时党小组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应急中心调查三处副处长李丹告诉记者,在环境应急处置关键时刻,临时党小组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今年1月,李丹参与了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在和李丹一起赶赴一线的6名工作人员中,有5名党员。 
  因为当时快过年了,有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有意无意地问起什么时候能回去。 
  “春节回家和亲人团聚,这也是人之常情。”李丹说,当时应急工作也正在紧张进行中,如何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工作上来? 
  看到这种情况,李丹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临时党小组会议,通过交心谈心的方式,听听大家春节期间的安排,通过一番谈心之后,大家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工作上。 
  过完年,李丹带着应急队伍又去广西龙江河应急一线呆了3个星期。这次时间比较长,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长时间在外,应急中心的情况掌握不了,学习活动参加不了,怎么办? 
  临时党小组抓住这么一个契机,组织大家传达并学习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春节时来应急中心看望坚守在一线同志时的讲话,大家深受鼓舞。 
  开完会后,大家都积极要求到一线去。由于龙江河的水库都在崇山峻岭之中,应急小组在这里设置了监测断面,要进行巡查,非常艰苦。当时还下着雨,大家去断面巡查,一个来回就需要好几个小时,经常误了吃饭时间。晚上回来还要开会总结、写报告,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经常的事,有时甚至写完报告就天亮了。 
  李丹说,通过在最艰苦的地方进行锻炼,通过对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监测、写报告等一系列程序,发挥了党员同志的作用,也使青年同志的能力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得到了提高,让群众看到了在最艰苦的时刻,党员能在第一时间带头冲上去,并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这是咱的责任,义不容辞” 
  环境应急工作不但又苦又累,还责任重大,更需要有奉献精神。面对这些挑战,应急中心的党员同志们都义无反顾,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金冬霞,应急调查二处处长,几乎每次应急工作中都有她的身影。记者见到她时,想象不出这位来自杭州的江南女子是如何和男同志一样冲在最苦最累的环境应急一线。 
  “我是随时准备出差。”金冬霞说,不仅上班时会接到出差任务,就是下班时接到电话出差也是常事。“有时出了紧急事件,就是睡觉时一个电话打进来,也得起来收拾东西出差。” 
  2011年3月,河南和河北两省交界处的徒骇河发生水污染事故,金冬霞正在家里包饺子。突然她的电话铃声响起,是领导要求去现场的电话。她顾不上包饺子,收拾起东西就出门了。夜里11点多到达现场,连夜开会,分析污染原因,几乎没有片刻时间休息。 
  2011年,金冬霞有200多天在外面度过。2010年福建省紫金矿业污染事故发生时,她在现场待了一个星期,正好赶上大连溢油事故发生,又马不停蹄赶到大连,从2010年7月19日开始一直到8月12日,待了快1个月。当年9月2日国务院调查组成立,她又随同调查小组赶赴大连,一直待到9月30日才回来。 
  在大连时,金冬霞的孩子正准备考研,她当时想和领导请个假,回来陪孩子住一晚上,给孩子精神上一点鼓励。但考虑了一下,还是没张开嘴请假。“当时爱人还生病,自己一个人那么长时间在外,觉得挺对不住家人的。” 
  “没法和孩子家人在一起过中秋,想想也挺难过的。但干了这一行,自己又是党员,就是再苦再累也得干。”金冬霞说,这是自己的责任,“义不容辞。” 
  应急中心调查一处副处长刘相梅的孩子还小,她告诉记者,由于经常出差,陪孩子的时间很少,觉得很对不起孩子。但一遇到应急出差情况,就又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谁让咱是党员、谁让咱干了这份工作?” 
  干应急工作,外出调查常常一出差就是十几天甚至一两个月,不仅身体累、精神上压力大,私款公用也是常事。她告诉记者,在处置陕西省渭南市石油泄漏事故时,由于出发时间急,她不仅要联系水利、化工、环境等领域的专家,还得先把自己家的钱拿出来买车票。“这个时候,就不能考虑是不是掏自己的钱,作为党员,首先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金冬霞也常常碰到这样的事,她告诉记者,这是职责所在,“可以说,奉献精神已经融入到应急中心每一个人的血液里了。” 
  记者了解到,在应急处置救援的工作一线,党员干部都要求佩戴党徽、出示党员标示牌,亮出党员身份。“向我看齐、向党员看齐”已经成为他们的口号。 
  “这种成就感是金钱换不来的” 
  环境应急工作虽然又苦又累,但也特别锻炼人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此,应急中心党支部就特别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锻炼党员干部的指挥协调、科学决策、调查分析能力。许多年轻的党员同志在应急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 
  应急中心预测预警处的李巍是一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他告诉记者,到应急中心工作,领导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党建工作,给年轻人营造了一个很开放、很积极的工作氛围。“单位鼓励每个人拓展思路来开展工作,大方向制定下来,每个人对于怎么开展工作,都有很大的自主权。我感到气氛很融洽。”李巍说,他在这里参与了很多活动,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和很多在跨国大公司和大型国企工作的同学相比,从事环境应急工作,不但需要经常加班,薪水也不高,和同学们比起来有没有失落感?李巍说,自己选择这个工作,是因为愿意做这个工作,不仅仅考虑赚钱的问题。“在这里不仅仅能通过自己的行动直接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而且自己参与制定的某项工作方案在全国得以施行的时候,就有一种成就感,这是金钱换不来的。” 
  去年,中海油蓬莱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后,李巍所在部门做了一个对沿海化工企业进行排查的方案。李巍说,他们加了两个星期班,每天晚上都干到八九点钟,赶在“十一”之前完成了这项工作。“我觉得没有党建工作带来的凝聚力的支持,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即使能完成,效果也不一定有这么好。” 
  这些成就凝聚着一帮年轻人的汗水 
  2009年6月5日,“01012369”环保举报热线正式开通,负责全国的环境举报。应急中心党支部提出要不断丰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工作法”,以最诚挚的服务态度受理群众举报,以最专业的解释回答群众疑问,以最满意的处理结果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着力创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优质服务窗口。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急中心提出了01012369“人人是窗口、事事是窗口、处处是窗口”的口号,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管理制度,要求党员同志带头服务群众,严格规范使用文明用语,耐心听取群众心声。 
  应急中心综合处的李小婧告诉记者,“01012369”环保举报热线接听员都是平均年龄才26岁的年轻人,经常面临着挨骂的情况。“我们经常说,如果第一天不挨骂,第二天肯定要挨骂。”但面对一些举报人的不理解、愤怒甚至辱骂,大家也能做到态度和蔼、认真答复;对超出环保部门职责的举报,也尽可能依法提出相关服务信息。 
  曾经有一次,一个举报人打电话进来,什么也没说,就大骂了一通,把接线员骂哭了。但这位接线员情绪平定下来后,又把电话打回去,问对方有什么事情。后来举报的事情得到了改善,对方又打电话过来给接线员道歉,说当初只想发泄一下,没想到在辗转好几个部门都没能解决的问题通过你们解决了,真是非常感谢。 
  “他们反映的问题切实得到了解决,我们也就切实感到所做工作的价值,从心底里也有一种自豪。”李小婧说。 
  记者了解到,“01012369”环保举报热线几年来共受理群众举报5556件,已到办结期限的5416件,办结5413件,办结率99.9%。这些成就的取得,里面也有着这一帮年轻人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