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阿里区情>援藏工作

陕西代表团来阿里慰问援藏干部

发布时间:2012-05-16 作者: 来源: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通讯组

    6 月25至26日,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陈光明带队的由来自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发改委、延安市委组织部、宝鸡市委组织部、汉中市委办公厅、安康市委组织部的领导组成的代表团,不辞万里之遥,不顾高原反应,来到阿里,一口气都没喘,就开始调查了解陕西援藏工作情况,慰问援藏干部。在普兰了解援藏情况的同时,还深入农牧民家中了解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深入学校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在噶尔县深入昆莎乡了解陕西援藏干部引进的人工种草项目,苜蓿种植情况以及奶牛基地建设情况等。

  26日下午,在阿里地区行署会议室,代表团与陕西全体援藏干部举行座谈。会议由陕西援藏干部、阿里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孝武主持。阿里地委副书记、地委组织部部长李文革代表阿里地委、行署参加座谈并讲话。

  座谈会上,陕西援藏干部领队、阿里行署副专员田建文向代表团汇报了一年来陕西援藏工作进展情况,并简要介绍了援藏干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田建文说,进藏以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第六批援藏干部提出了“改革创新发展边疆经济,艰苦奋斗建设第二故乡”的援藏口号,明确了未来三年的援藏任务;2010年,陕西省援阿项目共29个,总投资7300万元,所有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1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援藏工作队非常重视队伍建设,成立党支部,建章立制,开展谈心活动,加强援藏干部队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效果明显,大家都能做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稳定,作风上扎实,工作上努力,立足岗位,艰苦奋斗,为阿里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介绍援藏干部情况时,田建文特别提到了一些援藏干部带病工作、顽强拼搏的情况。如普兰县委书记黑树林,连续两届援藏,在患严重的痛风、左脚痛得不敢挨地、晚上痛得睡不着觉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援藏干部晁育峰到阿里以来,多次出现严重高原反应,昏迷不醒,但是病情稍有好转,就很快投入到工作中。苏纬在协调落实陕西援阿项目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王新平、刘孟骐、何江波、唐怀滨、李卫宁等在为阿里受援单位争取项目、资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王云峰、杨孝武、萧红年等在配合支部工作,服务援藏干部方面做得很到位。在提到援藏干部谢恩主时,田建文忍不住要多说几句。他说,谢恩主同志在党支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在本身工作非常忙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编简报,实在辛苦;既要带领通讯组编发援藏工作简报,又要联系媒体对援藏工作进行报道。通讯组的党军国、刘哲辉、张选朝、郭志奇同志都非常辛苦。通讯组的同志都有自己份内的工作,编发简报基本上是在晚上和周末进行的;他们为援藏集体确实付出的很多。在勇于吃苦、积极奉献方面,王斌、罗蒙等同志表现尤为突出。在基层建设年活动中,阿里地区旅游局副局长王斌主动报名到海拔5000多米的改则县查布乡牛卡修村驻村帮扶。这个村子没有通广播电视,没有手机信号,从阿里到那个村子有750多公里;尽管条件艰苦,但王斌却能沉下身子,坚守岗位,与群众同吃同住,努力为群众办实事。罗蒙、余红星等单位宿舍没有上下水,上厕所也要跑到500米之外,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但从不给组织提任何的要求;在治病救人和传帮带方面做出了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维护稳定方面,噶尔县和普兰县的援藏干部贡献很大。他们深入边境一线了解情况,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确保了边境和农牧区的和谐稳定。

  李文革代表阿里地委、行署对陕西代表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说,陕西对阿里的支援力度很大,干部人数逐届增多,项目投入资金逐届增长;基本上是,阿里有什么需求,陕西就会答应解决什么需求。特别是陕西启动的“智力援阿”工程,对培养、提高阿里的干部素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文革认为,由于陕西的高度重视和精挑细选,第六批援藏干部的素质比往届更高,主要表现在思想觉悟更高、工作更奋进、纪律更严明。第六批援藏干部对阿里的发展稳定贡献很大:一是填补了阿里干部人数的不足,加强了阿里干部队伍力量;二是援藏干部的增多,进一步密切了陕西与阿里的联系;三是陕西援藏干部带来了先进的工作理念,并带出了一部分阿里年轻干部。特别是技术干部,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四是援藏干部在促进阿里发展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文革强调,援藏工作搞得怎么样,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能不能和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在这一点上,陕西援藏干部做得很好。李文革表示,阿里条件很艰苦,但地委、行署会尽力为援藏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尽量为大家干事创业提供平台。希望田专员做好总结,再接再厉,将好的经验和做法继续保持和发扬,为进一步做好援藏工作打好基础。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陈光明同志作了重要讲话。陈光明说,陕西援藏干部都能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在援藏工作、建设阿里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援藏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很好,在干部教育管理和队伍建设上措施到位。田建文领队工作做得很好,非常称职。陈光明指出,李文革书记对大家一年来的援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个评价既具有客观性,又对进一步做好援藏工作具有指导性。同时,这个评价也体现了阿里地委、行署对援藏干部的关心与支持。田专员和李书记的讲话总结的细,概括的准,为进一步做好援藏工作的提供遵循的方向,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在讲话中,陈光明对援藏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牢记使命,不忘重托。到了阿里,就是为了发展边疆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不要忘记省委省政府、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三秦老百姓的重托。要准确定位,扎实工作,把援藏的事当成自己个人的事,把三年援藏磨练自己的宝贵经历,而不要把自己当成“被动的、苦熬的对象”。在阿里面临着处理民族关系、维护边境稳定的特殊任务,处在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援藏干部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政治使命,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普通人看待。选择了援藏,就是是选择了崇高;作为有信仰的人,我们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不要像普通人那样去思考问题,去面对困难。我们要珍惜机会,多做贡献,就像奥运会运动员所说的那样“祖国给我一个平台,我还祖国一个精彩。”西安的美丽和谐来自阿里,祖国的和谐安定来自边疆的和谐稳定。不夸张地说,援藏干部所做的每一件事,在阿里坚持的每一分钟都是对共和国的贡献。我们应该为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而自豪。

  二是要真抓实干,造福人民。援藏干部要立足岗位,发挥特长,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争取为阿里建设多出思路、多做贡献,使尽一身血水,干出一番精彩。如果能培育一个产业,就能解决一部分群众就业,影响其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噶尔县几届援藏干部在阿里成功引进、推广种植紫花苜蓿,对扩大阿里牧业生产就是很大贡献。

  三是要加强融合,锻炼提高。在边境地区工作,一定要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工作,搞好团结,加强融合。同时,在新的工作环境,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磨练自己,提高自己。首先要学习中央关于民族地区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关于西藏工作的重大安排部署;其次学习工作方法,要以平等的心态向我们身边的人学习。从内地到阿里,不仅环境、生活方式差异巨大,工作方式也有很大不同,这里有许多符合当地实际的工作方法需要我们去学习;其三,要学习身边文化。援藏三年,近距离接触西藏文化,一定要珍惜机会,认真学习。藏族文化历史悠久,热情奔放。我们掌握了一定民族文化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这也是援藏的一个重要收获。

  四是严格要求,珍惜形象。援藏干部要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更加珍惜集体荣誉,更加顾全大局,服从领导,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清正廉明,艰苦奋斗,多做贡献,为当地干部做示范、做表率,进一步维护和保持历届以来陕西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援藏党支部要进一步做好援藏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把援藏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更有凝聚力、更有战斗力的团队,为推进阿里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王云峰、谢恩主、张宇、张选朝等同志,结合各自的工作和援藏感受,进行了简要发言。

  座谈结束时,陈光明一行表示,代表团一定把了解援藏工作的情况如实向陕西省委省政府反映,把援藏干部和李文革书记反映的问题详细交给省委组织部、人社厅、发改委等综合部门,进行深入研究,认真解决,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座谈结束后,陈光明一行代表陕西省委省政府向大家发放慰问金,并深入狮泉河镇援藏干部宿舍现场了解查看援藏干部住宿、生活情况。

  陕西代表团来阿里慰问,援藏干部非常感动。大家表示,一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发扬延安精神、老西藏精神,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三年援藏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