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萨向西,沿雅鲁藏布江往北,来到一片植被丰茂、气候宜人之地,这里就是被称为“文香故里”的尼木县。“尼木三绝”享誉全国,其中一绝的普松雕刻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近年来,尼木县普松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更是借助“非遗”+“扶贫”拓宽当地群众的致富之路。
普松乡被誉为“雕刻之乡”,全乡有一半的家庭从事雕刻和经幡印制。随着旅游市场日益繁荣,木雕工艺品已成为广受游客青睐的旅游产品。2009年,普松雕刻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普松雕刻手工细致、工艺精湛、工序烦杂,从木料选用、制作、雕刻最后制成优质的雕板可细分30多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被认为是现代雕刻钻机无法代替的古老技艺。此外,普松雕刻形式多样,应用广泛,不仅有文字、图案雕刻,还应用于经幡印制。
在普松乡曲水村,有一座清新雅致的院落,院中花朵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芳香。院内楼房二层一间屋子里,只见一人正靠窗埋头认真雕刻,刻刀微动,木屑轻飞,仿佛一段慢时光在指尖静静流淌。
房间摆放着很多大小、内容、形状各异的成品雕刻,木板上凹凸有致地或呈现出藏文书法、或呈现出花鸟鱼兽、或呈现出人物造型,整个房间散发出浓浓的艺术气息。雕刻品旁边的柜子上整齐摆放着满满的荣誉证书,斯曲便是这些证书的主人。
今年52岁的斯曲从14岁学艺至今有30多个年头,他和弟弟旦增朗杰是家族雕刻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其雕刻技艺在全乡数一数二,还相继培养了几十名徒弟,他也被评为普松雕刻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自治区劳动模范。各种荣誉和走南闯北的经历让斯曲觉得有责任把普松雕刻这一古老技艺发扬光大。2016年,斯曲成立了尼木县珍宝民族雕刻手工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16人在此学艺就业,年收入达到15万元。
通常来说,学习普松雕刻最少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这门手艺工序比较复杂,采用的刻刀也非常讲究,每个雕刻师都有自己专用的一套刻刀,大概有20多把。一块普通的雕刻作品一般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完成,售价至少在1500元以上。
在普松乡,大大小小的雕刻手工艺合作社有20个左右。近年来,普松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整合壮大部分农牧民合作社,规模化发展雕刻产业。
2018年6月曲水村成立集体农牧民合作社——小康合作社,建立党建引领、技能带动、能人经营、以贫困户为主体的运行机制,让古老技艺薪火相传,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普松雕刻产业增收致富。合作社现有包括4名经商能手和10名雕刻能手在内的社员3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人。2018年合作社共计盈利28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巩固脱贫和增收致富。
41岁的曲水村村民念扎从14岁开始学习雕刻技艺,20岁开始在拉萨市雕刻市场里找活干。在加入小康合作社前,凭借雕刻这一技艺在拉萨务工平均每天有200元的收入。“加入合作社后,在家门口就有活可以接,每天的收入在250—300元不等,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念扎开心地说。
在普松乡如巴村,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嘎玛曲扎的藏文书法雕刻早已名声在外,订单不断,走上了致富路,但他却不忘带动村民共同致富。2016年4月,嘎玛曲扎在尼木县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德乐白觉藏文书法雕刻传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就地解决就业、兑现分红等多种方式,成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在他招收的40名徒弟中,已有10几个徒弟靠自己的手艺走上了致富路。
“据统计,2016年全乡雕刻产业产值对全乡的经济收入贡献率占到12.6%;2018年产值达518万元,对全乡的经济收入贡献率占到21.8%。”普松乡党委书记旦增介绍说,“我们有信心在做好传承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这一特色产业,为村民增收致富拓宽道路。”
为做好普松雕刻的传承与发展,尼木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多措并举对雕刻产业进行重点扶持,积极摸索雕刻产业新出路,努力把雕刻产品做得更精细,更具有纪念价值和观赏价值,将西藏传统文化展现得更美,传播得更远。
责任编辑:黄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