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产业兴,则农村富;生态好,则农村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既是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农村发展的深刻革命,要让美丽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为“聚宝盆”,就需要进一步做好生态产业这篇大文章。
笔者认为,生态产业有两层含义,一则产业生态化,二则生态产业化。两者的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更是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之举。因此,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持续发力,努力构建经济与生态和谐共赢的良好格局。
要对一、二、三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地区要立足于本地资源和发展基础,建立特色和优势种养产业,供给绿色优质农副产品,防止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同时,要统筹城乡发展,依托资源布点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农副产品深加工。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积极发展休闲农村、城郊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环保无污染的第三产业在乡村落地生根。
要协调好农村地区生态保护与开发,促进生态产业化。糟糕的生态环境既不利于群众身心健康,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只有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并通过科学合理、有限度有计划地进行资源利用与开发,才能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下大力气进行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和美化亮化,同时注重培养和丰富乡村发展内涵,以绿色为底色,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推动生态与旅游、文化、体育的融合发展,确保农村生态得到科学利用、永续利用。
要打通生态产业发展的筋脉,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机制建设。农村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掣肘较多,相关部门要因势利导,构建质量导向的政策平台、合理分工的工作平台、绿色发展的考核平台、公正权威的评价平台,切实加强扶持激励和经营管理,并积极培养人才乡贤,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帮助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推动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黄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