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五位一体

我的蹲点 Vlog 之西藏阿里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9-05-17 作者: 来源:天上阿里

  阿里太远了。指向中国版图的最西边,就是阿里。从拉萨起飞,需要飞两个小时。这里和北京时间相差两个小时,晚上10点太阳还高挂在天上。

  阿里太高了。昆莎机场海拔4274米,下了飞机能够明显感觉到头部晕眩,机场为每一架进港航班都安排了轮椅,以备旅客不时之需。我们需要住在供氧的房间里,才能保证正常的呼吸和睡眠。

  阿里太冷了。阿里人常开玩笑“阿里一年只有两季,一季是冬季,一季是大约在冬季”。年平均气温零下一度,五月的天气,在户外采访和拍摄依然是所有人最大的挑战。

  阿里太苦了。这里没有国家电网入驻,酒店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突然停电;没有集中供暖、没有空调,盖上两床被子仍旧瑟瑟发抖;即便是县政府大楼,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厕所可以使用。

  就是这样的地方,却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阿里昆莎机场每周只有7班来自拉萨的航班,以及来自西安和乌鲁木齐的两架航班,吞吐量与内地相比,不值得一提;货运更是还未开通。但是经过五天的体验,我明白了,它的存在,就是它最大的意义。

 

  在阿里的最后一天下雪了

  首先是关于时空的缩短。阿里对西藏本地人来说,也是遥远的,它有一个名字,叫做“天边的阿里”。每一个人提到阿里机场通航前,都会皱起眉头回忆那痛苦的路途。高速公路还未修好前,从阿里开车到拉萨,至少需要三天三夜,而这一路上,几乎全是无人区和颠簸危险的土路;今天公路条件变好了,依然需要马不停蹄一整天才能到达拉萨。曾经有一名机场空管员工自驾,就因为暴风雪而迷路,听起来惊险异常。而阿里机场的建成,改变了这一切。学生、公职人员、军人、商人、朝圣者等等,都可以在一天之内到达。在这片过分广袤的土地上,民航的作用无法取代。

  其次是关于生命的机会。拉萨飞往阿里的机票,常常一票难求。因为高高原机场的特殊属性,以及备降机场的距离过远,飞机通常需要减载才能够携带足够的油量。机场和航空公司在这里的运营情况,无法完全用市场指标来衡量,因为它身上更多的是责任。一般情况下,一架飞机上最多只能放一个担架,这需要占用8个座位。而阿里机场有一次遇到几名重度烧伤的百姓,同时在一架飞机上承运了两名担架旅客。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

  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院长告诉我们,十几年前,医院的条件有多艰苦,当地人对待疾病的态度是几乎“不看病”,人民医院目前是一所二甲医院,但急救诊室也才仅仅成立一年,处理过一例输血病例。因为高原海拔,脑溢血病人在这里非常常见;因为路途艰险,车祸在这里也非常常见,而民航为这里的百姓带来的是更多的生存机会。

  

  阿里机场开创了西藏五个机场举办新春晚会的传统

  最后是关于百姓的生活。什么是像样的生活?身处于大都市的我们似乎一直在追求更高层的物质消费。而在这里,像样的生活是有水、有电、有食物。阿里地区能依靠大棚技术种出来的蔬菜水果太少了,如果没有航空,阿里百姓不会有更多的食物选择。在阿里吃到的每一盘蔬菜,吃到的每一个水果,大家都舍不得浪费,因为它来之不易。

  还有什么是像样的生活?走出去,见到更广阔的世界。我们采访的很多阿里机场员工都曾经到内地求学,虽然见到了内地的日新月异,却仍然愿意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很多员工曾经没有很好的就业机会,如今能够在机场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多员工终于能带着自己的家人坐一次飞机,看看内地是什么模样。

  自然环境虽艰苦,却拉近了人心——这是我在西藏蹲点15天之后最大的感受。阿里机场距离狮泉河镇一个小时车程,要翻过一座山才能看到人与城市。它如同一座孤岛,夹在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所有来阿里机场工作过的人都觉得,这里是5个机场中条件最艰苦的,但也是最有凝聚力的地方。一直以来,阿里机场人都在打造“家文化”,我们也时刻能够感受到这种家的力量。

  有人,有家,一座机场,一个城市,就能够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黄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