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阿里要闻

西藏阿里“盐羊古道”再辟民众致富“商路”

发布时间:2018-08-07 作者: 来源:阿里网
 
  【解说】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境内有着丰富的盐矿资源,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民众,以羊背驮盐的方式进行盐粮交易,在海拔4500多米的广袤高原上,孕育了久负盛名的“盐羊古道”传奇故事。
  

 

  近日,记者沿着高原先民的足迹,重走“古道”,目睹了当地民众按照传统习俗,用牦牛角不停敲打湖面上的自然盐结晶,再把敲碎的盐堆成“小山”,他们在这一敲一堆间,延续着古老的采盐历史,重现昔日采盐生活的同时,再辟今日致富“商路”。

  

 

  扎桑是革吉县盐湖乡羌麦村村民,他的父辈们曾在这里主要以采盐为生,他们年复一年赶着驮盐的羊群,往返于“盐羊古道”上。如今的扎桑父业子承,依然忙碌在父辈走过的这条古道上。

  

 

  【同期】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羌麦村村民扎桑:在很久以前,祖辈们将自然盐用羊背驮盐的方式,(经阿里普兰)运到印度、尼泊尔等地,每只羊运出20斤至30斤盐,回来时每只羊驮回20斤青稞或20斤至30斤干萝卜,以及除了青稞之外的大米、大豆、小麦等,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回日常生活所需物品,当时父辈们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

  

 

  【解说】据悉,在2005年,盐湖乡羌麦村投资27.8万元人民币,开办了该村扶贫盐场。2010年,该村正式成立益民合作社,采用了“统一开采、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经济效益日渐凸显。

  

 

  【同期】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副乡长白玛次旺:盐湖里的盐一年四季都有,在以前春夏秋冬至少三季可以出去销售盐,而现在来说,没有一天是采不到盐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来采盐。对于贫困户来说,每天的采盐收入可以达到200元至300元,年底还可以拿到分红。

  

 

  【解说】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乡长贡觉次仁介绍,该乡境内的卡庆措、吉嘎措、鲁玛仁布措并称为“章仓三湖”,是当地主要的三个采盐点,“章仓三湖”也已注册为盐场的商标。

  

 

  【同期】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乡长贡觉次仁:现在这个盐我们这边作为产业的话,它是纳入到这个羌麦村经合组织里面,采盐的话每年的创收大概在27万元左右,然后每年的采盐量大概在500(吨)到800吨左右,老百姓的重点(主要)创收就是除了这个合作组织分红以外,还可以作为劳务创收,这一块的话每年达到11万元左右。

  

 

  【解说】2018年6月,当地羊背驮盐的习俗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习俗,当地将对“盐羊古道”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希望让民众及游客观赏自然盐化的同时,亲身体验采盐的过程,再现昔日“盐羊古道”上热闹的商路历史。

  记者 贡桑拉姆 西藏阿里报道

  

 

  责任编辑:尹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