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阿里要闻

“十三五”以来阿里地区教育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0-12-11 作者: 来源:西藏日报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十三五”以来,阿里地区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阿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和育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民生惠泽千家万户,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更加均衡、职业教育更有特色、高等教育更重内涵,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每天顺着清亮的狮泉河水,走进阿里陕西实验学校恢宏的大门时,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扎西达娃总是充满了自豪感——这座于2018年8月落成的全新的学校,总投资达到2.58亿元,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可容纳小学生1500名,是阿里地区一所现代化、标准化学校。
   “能够在条件如此优越的学校里教书,是每一名老师的荣幸,我一定会珍惜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的办学机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的人才。”扎西达娃说。
    “十三五”以来的这五年,也是阿里地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以陕西实验学校投入使用为标志,全地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从2015年的69增长到2020年153所,教师人数由2015年1408名增长到2020年的2071名,在校学生从2015年的17468增长到2020年的24051名。先后建成了地区职业技术学校、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和拉萨阿里河北完全中学,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9.89%、108.96%、82.58%,普兰、札达、噶尔、日土、措勤、革吉6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均衡率达到了86%。2019年小考、中考平均分分别由2015年的103.33分、186.9分,分别提高到了111.4分、227.02分,高考录取率由2015年的24.41%,提高到了78.58%。
    同时,阿里地区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把教育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从2015年的7.2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86亿元,地县本级财政投入教育资金比例从2016年的20%提高到23%,成为财政第一大支出项目。基本建设投入由2015年的1.875亿元累积增长到15.935亿元,累积实施基建项目358个。
教育改革取得突破
    五年来,阿里地区研究出台了《阿里地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为教育改革明确战略目标,绘制宏伟蓝图。制定出台《阿里地区学前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范办园行为。制订出台《阿里地区教师管理办法》《阿里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管理办法》《阿里地区中初级教师职称评聘实施细则(实行)》,全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2015年的82%、81%、85%提高到了100%、100%、100%,具有初、中、高级职称比例由2015年的21%、12%、1.2 %提高到了30.17%、27.45%、3.6%,培训各类教师7150人次,126名教师受到自治区和地区表彰。
    阿里地委、行署在自治区标准三类区每人每月1000元、四类区每人每月1500元生活补贴的基础上,为每名乡村教师增加了300元生活补贴,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年人均达到18600元,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紧迫感、荣誉感明显增强。制定出台《阿里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办法》,将地区支教资金的40%用于教育质量奖励及政策性补贴,充分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主动走出去,大胆引进来,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和“万名教师支持”计划工作全面实施,组团式援藏教师达到40名,“万名教师支持”计划支持教师达到42名。陕西、河北两省12所学校与我地区16所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帮扶友好学校,为我地区教育实现内涵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现在我们乡村教师不仅收入上去了,而且工作的干劲和信心也更足了,相信未来一定有更多的孩子放下羊鞭、走出牧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刚领到12月份1800元生活补贴的改则县物玛乡小学校长达瓦顿珠欣慰地说道。
    教育公平实现提升
    阿里地区始终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扶贫开发重要举措,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将特殊困难群体及其后代中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纳入职业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确保他们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依靠技能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折不扣地落实义务教育“三包”政策,落实好高中阶段每生每年4320元、义务教育阶段每生每年3820元、学前教育阶段每生每年3320元的教育“三包”政策,普惠学生达19710人次,落实“三包”经费7145.88万元。
    不断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政策,制定出台《阿里地区建档立卡大学生实施免费教育补助政策管理办法》,按照“应助尽助、应扶尽扶”原则,积极开展建档立卡和低保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2016-2020年,兑现区地县三级贫困大学生3011人次资助金额一千万余元。“我们学校属于四类地区和边境地区,今年秋季开学后,‘三包’标准从十二五末的生均3000元增加到了4300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学习积极性也显著提高。”西藏日土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次仁班旦说道。
    思政教育深入人心
    “这张照片是孔繁森爷爷在普兰调研……”在孔繁森小学教育史馆内,五年级二班的小小讲解员嘎玛晋美正向同学们介绍着孔繁森的英勇事迹,稚气未脱却不失严肃。
孔繁森小学副校长布琼告诉记者,教育史馆学校倾力打造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的典型代表,对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除了学校师生外,每年还有大量的干部群众前来接受教育,近距离地学习“孔繁森精神”。
    “十三五”以来,阿里地区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把思政课程和德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深入开展“四讲四爱”“五讲五看五做”“三联三进一交友”和“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创建、“党的恩情照边疆•阿里人民心向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
先后建成投入使用乡村少年宫2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所;打造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学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4所示范学校和自治区文明校园、党建示范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禁毒示范学校等12所模范学校。
    “十三五以来,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和对口支援省市大力支持下,阿里地区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阿里地区教育系统切实抓好管理工作,提升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阿里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桑杰巴珠说道,“下一步,我地区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改进教育方法,拓宽教育渠道,整合教育资源,健全教育制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陈麒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