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古村位于阿里地区改则县西南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距县城50公里,下辖4个组,共有72户294人,党员40名,是阿里地区牧业改革先行村、深化农村改革试点村。近年来,抢古村以巩固农村改革成果、激发改革动力为根本,坚持示范带动、辐射引领,持续在发展支部堡垒作用、强化党建引领产业富民、推进牧业产业攻坚改革上下功夫,成为了羌塘腹地的农村改革第一村,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
改革攻坚,支部是堡垒,支部书记是主心骨。2015年,抢古村被确定为全县牧区改革试点村。村党支部书记尼玛顿珠向县里作出了保证:“抢古村有着良好的基础,改革试点放在抢古村,我们有信心。”改革是硬骨头,要啃硬骨头,就要下真功夫。抢古村的真功夫,就体现在有一个团结的党支部班子,发挥着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起了改革第一村建成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40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群众同劳动同收获,实现由“要我致富”向“我要致富”的转变。
改革攻坚,群众是基础,惠民富民是落脚点。抢古村农村改革第一村村史馆,投资279余万元,设计“信仰之光”“党建之帆”“改革之路”“新旧之别”四大展区,是抢古村富民惠民的集中展示。2016年,抢古村合作社以牲畜入股、劳动力入股、联户放牧、草场流转的方式运营,确立了以“劳动力统一安排、草场统一管理、畜产品统一购销、经营收入统一分配、无劳动力和孤寡老人统一供养、在校生统一记分”的运转模式。2022年,实现人均收入16135元,转移劳动力创收129.4万元,户均分红3.7万元,最高分红9.8万元,“党建引领·小康物玛”党建品牌惠民富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得到了充分诠释。
改革攻坚,务实是关键,群众满意是唯一标准。抢古村坚持以牧业产业化为基础,实施多元一体的经营模式,搭建人人参与、共享成果的平台,实现了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健全完善的分配制度,82%分红给社员、4%用于扶持无劳动力和孤残老人、6%作为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基本报酬,其余8%留作合作社风险资金和周转资金,体现了服务群众的宗旨。推行牲畜入股、草场流转,符合资源最大限度利用实际。多渠道整合资金,大力实施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畜种改良,转移劳动力,开展多种经营,符合牧区发展实际。
村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被评为全区百佳农牧区基层党组织;
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2016年12月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