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藏之路,不仅是一种责任的接力,更是一种信念的实践。从东南沿海的宁德到雪域高原的札达,这段跨越千山万水的旅程,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党性的考验。在困难与挑战面前,陈孝东同志始终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为指引,践行“吃劲头上扛重活,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要求,用实际行动为国门安全和边疆稳定贡献力量。

家国情怀,承继精神踏上征程。挂职西藏阿里边境管理支队札达边境管理大队前夕,陈孝东同志正经历着一次人生的考验。父亲确诊喉癌住院,原本沉默寡言的母亲却以最坚定的话语支持他的选择:“家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的责任更大,去吧,别让我们担心。”这句话让陈孝东同志心头一震,也道出了父亲的默默支持。在家人的鼓励下,陈孝东同志下定决心,无论前方如何艰难,都要付诸行动、不负期望。
从宁德到札达,路程遥远而艰辛。长乐起飞,贡嘎转机,再到阿里地区五小时的大巴,穿越无人区,经历了长达三天的奔波。头痛、气短、反胃的高原反应让陈孝东同志刻骨铭心,但始终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激励自己: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这是一段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跨越,更是从内心舒适区到责任前沿的跃迁。
到达札达的第一天,湛蓝的天空、干燥的空气和周围壮丽的土林给陈孝东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高原缺氧环境,让他体会到工作环境的艰苦。但正是这种环境,让他更加坚定了融入团队、履行使命的信心。

扎根边疆,履职尽责守护国门。札达边境管理大队肩负着边境管控、服务边民和维护稳定的重任。作为副大队长,陈孝东同志第一时间投入到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掌握辖区内的边境管理职责和任务,同时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进展。
边境管控是核心任务之一。陈孝东同志多次带领巡逻队深入边境一线,徒步翻越荒山、河谷等复杂地形,确保每一寸国土的安全。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边境线上,每一次巡逻不仅考验体能,更考验意志,而他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展现“忠诚守边”的决心。
在党建工作中,陈孝东同志与同事们积极深化与曲松派出所党支部和“岗嘎底斯”党支部的共建活动,特别是针对“后进”党支部的帮扶,组织多次座谈交流、经验分享,切实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同时,他推动与编制单位(福建宁德边检站执勤三队)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通过党建共建拓宽活动平台,搭建起边疆与内地的协作桥梁。
在服务群众方面,陈孝东同志组织拍摄了《居住登记卡》《居住证》和《边境管理区通行证》的办理指南视频,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结合辖区特点,组织开展了多场普法宣传活动,帮助群众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为促进民族团结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梦为马,收获援藏丰硕成果。援藏的使命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更贯穿于为民服务和树立移民管理警察形象中。自主抓宣传工作以来,陈孝东同志以短视频为突破点,大队各级宣传工作从少到多、从有到精,带领各边境派出所累计编辑、撰写新闻百余篇,其中中央级媒体采用20余篇,省部级媒体采用30余篇,县级媒体采用50余篇,大量报道积极展示了大队各级的工作成果。在札达县第25个记者节座谈会上,札达大队被评为“新闻报送先进单位”,陈孝东同志作为代表发言,讲述了边疆一线的感人故事,受到一致好评。
此外,陈孝东同志还代表大队参加了札达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组织大队参加县级篮球赛并获得“优秀组织奖”。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大队民警的精神风貌,也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地方认可度。
通过多点开花的努力,陈孝东同志逐渐体会到,援藏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人生责任。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不仅要站得住,更要干得好。未来,更要以信念为灯塔,践行闽东精神,助力边疆繁荣稳定,书写属于自己的援藏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