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楚鲁松杰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各族群众凝心聚力,以党建引领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
党建引领凝共识,育出共有“石榴籽”。楚鲁松杰乡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民族政策法规,为了让农牧民群众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利用妇女节、学雷锋活动日、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用志愿活动将政策宣传“走”起来,用缅怀活动将人员数量“聚”起来,用宣讲活动将民族法规“说”起来,依托《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的内容现场解答农牧民群众提出的疑问,并且引入身边民族团结样板,利用乡村现有资源,组织宣传教育3场次,受益群众250人次,使农牧民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文化活动促交融,夯实民族团结之根。楚鲁松杰乡坚持以文化交流的形式促进各族群众交心润心,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文艺活动,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平台,通过跳舞、唱歌等形式,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扣筛子、踢足球等,400余人从活动的参与中受益,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美”,通过文艺活动不仅传承和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还展现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携手共建密切联系,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我乡着力打造“爱国守边,拥军爱民”特色民族团结创建品牌,通过与当地驻军部队开展爱国巡边、送医送药、义诊、义剪以及慰问等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军民共建活动,依托乡党委组织的纽带作用,开展活动3场次,覆盖农牧民群众350人次,进一步增进了乡村与驻军部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加深了军民鱼水情,营造了浓厚的爱国守边、拥军爱民氛围。
通过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开展,楚鲁松杰乡农牧民群众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今后,楚鲁松杰乡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丰富活动内容,凝聚全乡干部群众的力量在祖国西南边陲推进民族区域建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