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在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来临之际,阿里地区紧扣“矢志人道,携手同行”的主题,举行了“5·8红十字人道公益日”暨“城镇居民人道主义救助基金”捐款发起仪式。
地委书记索南丹增,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石玉辉,人大地工委主任扎西措姆,地区政协主席吕新民,地委委员、阿里军分区政委贾洪杰,阿里检察分院检察长陈永军等地区领导和阿里军分区地(师)级领导出席仪式并捐款。
今年以来,地委、行署立足全面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水平,确定了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旨在千方百计办好一批就业、增收、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实事。
阿里地区城镇居民人道主义救助基金设于阿里地区红十字会,是地委、行署2025“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这彰显了党委和政府对城镇群众的特殊关爱以及对易受损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是阿里地区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新时代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凝聚民族团结,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案例,是贯彻落实“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阿里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人道领域军民鱼水情的生动体现。
阿里地区行署副专员兼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会长刘维新表示,设立城镇居民人道主义救助基金,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区红十字会在人道领域的独特重要价值,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人道救助工作,补齐城镇居民脆弱群体人道保障短板,保障阿里城镇居民因突发事件、重大疾病等陷入困境后的基本生活,并与阿里农牧民防返贫应急保障基金形成互补,形成覆盖全部城乡的保障口径,增强阿里地区全部潜在脆弱群体抵御风险的韧性。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地委书记索南丹增、地区行署专员石玉辉等领导带头倡导,彰显了政治站位、为民情怀和底线思维。基金设立模式有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注入种子基金;二是社会各界共同捐助。我们希望政府注入的种子基金能够生根发芽,能够发挥倍增效应,切实把基金做大做强。同时,希望以此为新起点,把阿里地区红十字会打造成矗立在雪域高原的强大人道事业堡垒。
据悉,捐款还将用于“阿里农牧民防返贫应急保障基金”的社会捐赠部分以及作为阿里地区红十字事业发展壮大、平台拓展等工作中所需经费的社会捐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