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七十年扎根边疆,流淌随军红色血脉;三十载深耕藏西,铸就金融发展丰碑。西藏和平解放后,于195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阿里支行成立,自此金融机构逐步在阿里地区布局。1995年7月1日阿里地区人、农两行分设,标志着新的一轮金融改革全面启动。让我们循着时光的印记,回溯镌刻在藏西高原上的金融奋斗篇章。
一、寻根筑基业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新疆进军时, 毛主席就给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将军指示:“完成进军新疆的光荣任务后,还有进军藏北, 解放阿里的光荣任务”。
跟随解放军后续部队的一支随军银行成立,这个一匹马、一张办公桌、一个保险柜、一把算盘支撑起的银行, 被官兵亲切地称为“马背银行”。
1953年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阿里支行 (时称) 成立。
1959年后完成币制统一, 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逐步稳定了民心和民生。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中国人民银行阿里支行协助西线部队筹集钱粮, 圆满完成支前任务。
196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阿里支行向工商业、城镇小规模手工业发放低息和无息贷款, 逐步消除了 "三大领主" 通过高利贷对农牧民的盘剥。
1980年起至今中央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根据西藏地区新时期经济发展作出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赋予西藏金融领域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
198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阿里支行开始对农牧民贷款实行五年免息政策。
1985年后农牧民货款不再实行五年免息政策, 但各项贷款仍然是低息或微息政策。
1985年至1992年共发放个体经商贷款297万元,支持个体经济发展, 促进商品流通。
1992年持续发放个体经商贷款, 为农牧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年人均收入达到701元, 比79年增加502元, 增约2.5倍。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阿里支行、农业银行阿里支行两行分设成立。标志着阿里分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在阿分支机构正式成立。
二、笃行开新局
2009年,农行阿里分行与全国农行同步实施股份制改革,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分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心系西藏各族人民,亲自为新时代西藏工作谋篇布局,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农行阿里分行作为阿里地区金融业中业务规模最大、网点分布最广、员工人数最多、服务功能最齐全的金融机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服务“三农”和服务实体经济,践行金融戍边的担当作为,诠释对“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深刻理解,为阿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提供金融支撑,在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主动融入阿里新发展格局中,奋力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到2018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27.88亿元,较2009年末增加23.68亿元。
三、奋进启新篇
2020年起,农行阿里分行立足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紧紧围绕总分行及阿里地委行署部署要求,聚焦自身建设、服务地方、主业经营、内部管理四大维度,以“强党建、育人才、正作风;优服务、强‘两户’、稳存款、促转型;防风险”为关键抓手构建发展框架,开启了跨越式发展新篇。截至2024年12月末,各项贷款余额64.38亿元,较2019年增加33.45亿元、增长106.29%,竭尽全力支持阿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过去五年,是农行阿里分行政治属性更加突出的五年。一直以来,该行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做阿里地区团结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排头兵。截至目前,农行阿里分行共有各级党组织42个,在岗党员272人,占比67.83%。同时紧跟部署要求,已连续4年,每年3月份扎实开展爱国主义与反分裂斗争教育活动,目前成功创建为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集体,辖内革吉县支行成功创建为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窗口单位,有3家支行完成地区级模范企业创建,3家支行完成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企业创建,实现“1+7”模范创建全覆盖。
过去五年,是农行阿里分行机构布局逐渐完善的五年。2020年后,农行阿里分行已发展为服务阿里地区乡村振兴、基础金融和金融戍边的主力银行,构建“人工物理网点+自助设备+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三农金融服务点+流动金融服务”五位一体服务格局。截至目前,该行下辖7个一级支行,35个营业网点,25个营业所,员工总数401人,除噶尔县城区外,其余六县和所有乡镇共有网点31个、金融服务人员298人,占全行比例分别达到88%和74%。
过去五年,是农行阿里分行金融服务质效提高的五年。该行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断优化服务质效。一是金融支持决战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以来,农行阿里分行有效落实各项金融扶贫政策,累计投放扶贫贷款16.43亿元,惠及4.85万人次贫困人口,特别是精准支持康乐新居易地扶贫搬迁,助力589个搬迁户脱贫致富。同时,2020年来该行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2.56亿元,贷款余额1.28亿元;辖内措勤、普兰县支行荣获总行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日土县支行荣获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二是加强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该行坚持对标农行打造“县域领军银行”和“县域群众首选银行”要求,长期深耕县域乡村地区,全面加强广大农牧区金融服务,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25.13亿元,较2019年增加7.08亿元,其中 农户贷款余额达15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5.3亿元,全辖农户贷款已覆盖阿里地区80%的农牧民。同时,边境金融服务全方位触达。该行在边境一线共有4个县级支行、14个乡镇营业所、81个三农金融服务点,在基本满足现有边境金融服务基础上,该行紧跟地委行署部署,主动深入9个边境搬迁点开展调研并新增设立三农服务点11个,升级改造4个三农金融服务站。三是狠抓普惠小微金融服务。该行积极推动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成立阿里地区规模最大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与个贷中心,实现工商注册、银行结算与信贷支持的“一站式”服务。2024年末对公贷款余额22.6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14.3亿元。四是加大民生金融服务保障。近年来,该行先后在改则、普兰、措勤、札达相继开办公积金综合服务通办点,札达县支行上线全地区县域首个公积金网厅业务;扎实做好阿里噶尔城东农行社保卡专营网点和地区便民服务中心社保卡“一站式”延伸服务,目前,农行阿里分行社保卡客户数12.15万户,占全地区所有客户97.86%以上。同时,该行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成功与阿里地区行署签署《“数字阿里”项目框架合作协议》,与七个县签订协议并上线智慧政务“智县”平台,着力以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数字化场景建设,全力把掌上银行渠道打造为金融服务阿里地区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便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2024年末,该行在全地区互联网高频场景数达到70个,全年净增17个;互联网高频场景客户数1.71万户,净增1900户。
结语:
三十载深耕阿里,三十载初心如磐。站在人、农分设成立3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农行阿里分行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扛起金融为民使命大旗;将继续践行新时代高原农行人精神,扎根边疆、服务群众,在服务阿里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金融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