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噶尔县坚持强化党建领航聚力和赋能驱动作用,聚焦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工作,找准“三个突出”抓手,让“党建红”与“周边洁”“城乡美”“生态绿”相互交织,着力打造出具有高原特色、区域特点的“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样板,确保以噶尔实践成效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突出党建领航,凝聚城乡环境综合提升“新动力”。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通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工作校准方向、输入动力。高位统筹定方向。县委主动发挥“前沿哨所”和“战斗指挥部”作用,采取现场调度、集中攻坚的方式,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动员推进会12次,制发《噶尔县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三拆四治五提升六规范”等18项具体指标,划分县级领导干部包片责任区28个,形成“县委抓统筹、住建抓监管、乡村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支部牵头抓落地。各基层党组织聚焦任务抓落实、创新方式促提升,利用主题党日、“双报到·双服务”等载体,组织党员学习环境整治政策、认领攻坚任务,让每个支部都成为环境提升的“战斗堡垒”。县委办党支部靠前领办森格社区反映的辖区环境“脏乱差”问题,组织开展道路清扫15场次,清理积存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170余公斤,推动人居环境“颜值”“品质”双提升。党员带头作示范。县直机关各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亮身份、做表率,下沉社区参与环境整治570余人次,走街串巷搞宣传、紧锣密鼓抓劝导,示范带动双联户、网格员主动作为,开展“红马甲文明劝导”“党员亮身份”等活动60余场次,拆除违规私搭乱建2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杂物80余处,不断纠正了居民的“小行为”,换来了城乡环境整治的“大提升”。
突出党建聚力,激发城乡环境综合提升“新潜力”。聚焦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工作问题短板,深入分析问题、高效把脉问诊、精准对症下药,采取庖丁解牛、抽丝剥茧的方式,抓短板补漏洞、抓弱项促提升。靶向攻坚解难题。大力实施“党建+网格”治理工程,针对城区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停车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托“综治中心”智能化服务平台,通过“党员巡逻、问题上传、派单处理”的方式,协调相关单位投放“四分类”垃圾桶250套,清理转运各类垃圾达4200余吨,同步建成城区免费停车场7个、新增车位1800余个,盘活33家单位院内闲置停车位2000余个,不断提升噶尔城市的“温度”。联动协作破壁垒。坚持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探索打造“党组织+多部门+N”联动机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问题,督促社区党组织发挥“主人翁、当家人”的作用,汇聚县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力量开展联合执法和劝导活动35场次,引导351户商户开展“门前五包”和规范经营,纠治乱摆、违规占道摊位80个,让“各自为营”的商户联结成“协同发展”的“风景线”。群众参与焕活力。积极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完善共治机制,凝聚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和合作社志愿服务队伍等力量,用好“红色议事厅”“环卫工人休息室”等平台,采取群策群力、凝聚合力的方式,引导督促各商户清除店面门前、商铺街前的广告和违规张贴的标识等400余处,拆除破旧的标识牌和广告牌(高炮)20余处,引导干部群众义务植树2000余亩,让居民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实践者”,从“小担当”中体现出“大价值”。
突出党建融合,增强城乡环境综合提升“新效力”。噶尔县各级党组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责任导向,以强党建为“基”、抓业务为“要”,强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提升持续向好。建强物业抓管护。持续巩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创新打造“党建+物业+N”模式,采取党组织牵头、物业协同、业主参与“三方联动”方式,将环境管护和街巷整治纳入物业服务内容,组织30余名党员志愿者和物业员工对新老生活区开展集中清理20余场次,清理楼道60余栋,发现并转运各类垃圾10余车,每日开展2次保洁和3次巡逻,推动社区环境治理从“运动式整治”向“常态化管护”迈进。制度约束强自觉。坚持把垃圾分类、庭院美化等村规民约从“墙上制度”转化为“日常行动”,积极构建“村规民约+积分制”制度和调度机制,依托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文明行为“红黑榜”,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工作先进党组织和党员群众2期,曝光各种不文明行为10期,为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营造浓厚氛围。考核激励促常态。坚持落实“党建+考核”硬约束,将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工作成效纳入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并与干部评先评优联系起来、与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专项行动结合起来,组建专项检查组3个,先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工作督导检查10次,通过发现先进典型、找出短板不足,督促先进更先进、“后进”追先进,努力让环境提升成果常态保持、长效巩固。目前,噶尔县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工作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