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岗巴县吉汝村地处喜马拉雅山麓,确姆约姆钦雪山之下,平均海拔5050米以上,素有“中印边境第一村”称号。走进天边岗巴,边境吉汝,户户屋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山头之上“祖国万岁”山体字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羊群伴着炊烟“咩咩”地走向高山牧场,一幅“村美、人和、业兴”的红色美丽村庄展现在眼前。
2021年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以来,岗巴县吉汝村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依托自身独特红色资源优势,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红色精神的传承赓续不断激发广大群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磅礴力量,努力打造“支部强、文化兴、产业旺、制度优、环境美”的红色美丽村庄。
打造红色教育阵地,党员教育有了“活教材”
为让红色基因在乡村生根发芽、赓续传承,吉汝村围绕“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主题,立足自身红色文化、红色历史,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先进事迹,整合资金1100余万元建成“爱国戍边馆”、“村史馆”、民族团结广场、边境红色文化长廊,多维度展示村庄的历史沿革、人文特色、生产力发展、农牧民生活变迁,特别是西藏民主改革以来村庄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爱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义务,更是一种光荣的责任”。走进爱国戍边馆,“全国优秀护边员”多吉次旺老人正在这里讲授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每当讲到曾经徒步、骑马守边戍边的故事时,老人如一个战士般,眼神坚毅,满含热泪。吉汝村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集培训教学、理论研学、实地践学为一体的“国门党校线”下教育阵地,采取讲授式、研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常态化开展锤炼党性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全面了解岗巴戍边戍边的光荣传统,厚植“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守边戍边情怀。
同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从先进典型、基层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返乡优秀大学生等队伍中择优选派5名党员,组建“汉藏双语”宣讲队伍,通过“点菜式”“引领式”“沉浸式”“启发式”体验,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家常话”讲大道理,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今年以来,吉汝村国门党校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培训班6期,覆盖党员群众180余人次。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乡村振兴有了“羊光道”
吉汝村党支部立足产业特点、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整合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基惠民、驻地部队帮扶等资金160余万元,因地制宜成立固边兴边养羊合作社,新建和改造羊舍20间,青贮池1座,年出栏量达300余只。
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连队+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推选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当好合作社发展“领头羊”;连队指导员担任合作社名誉理事长,开展合作社管理经营、羊子销售、放牧巡逻等方面培训4次;动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农牧民党员、边缘户、脱贫户100%入社参与管理。通过积极探索“羔羊经济”“母畜经济”的发展路子,采取网络直播带货、设置销售点、驻地部队采购等方式,打通产供销三级关卡,每年为群众分红30余万元,让全村138户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吉汝水草丰润,河谷农区地带可以种植燕麦草,对壮大岗巴羊数量和质量有先天优势,我们平时将合作社的羊分组在通外山口放牧,在发展岗巴羊产业的同时,也实现了放牧就是巡逻。”吉汝村党支部书记热旦骄傲的说。
凝心聚力强边固防,边境治理有了“稳定器”
“两个支部一起建,两个堡垒都建强”是吉汝村探索出的军地共建经验。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军地关系好、拥军氛围浓”的优势,与驻地部队和共过组织生活,共守边疆领土。实行“双向进入,交叉兼职”的工作机制,连队指导员担任村党支部政治辅导员、开展国防教育,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连队边境工作顾问、遂行参与边境管控任务。
为破解基层治理中“小马拉大车”问题,建立由支部书记为网格长、村“两委”班子等力量为网格员的基层治理网格,推动形成“发现—处置—增援”三级应急响应、军警民联合巡逻、边境会商研判、支前保障的边境防控机制,全面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网格服务管理体系,用“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充分发挥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党员“三包”工作机制,推动包片党员、网格员开展矛盾纠纷、信访隐患等大排查活动60余次,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治安巡逻、法制宣传等20余次。
大力推行军地联动机制,凝聚党政军警民各方力量,成立护边员工作站,组建边防民兵排、边境放牧班和护边员小队等巡边护边队伍,100名党员群众组成的“雪山下的红色卫士”摩托车巡逻队,风雪无阻奔驰在边境线上,用“以身许国”的铮铮誓言和无限忠诚铸就钢铁长城,形成了“人人是哨兵、户户是哨所、全村是堡垒、放牧是巡逻、生产是执勤”的边境治理良好局面。
“从小大人就叮嘱,放牧的时候要看好边境线,现在我们的边境越来越好了,羊子以前吃不到的草现在可以吃到了,喝不到的水现在也可以喝到了。”放牧员巴桑罗琼感慨说。
着力打造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有了“新面貌”
“现在村里每户都安装了阳光房,厨房里配备了油烟机、煤气灶,自来水也通到了家里,村庄越来越美丽,生活也越来越方便。”村民嘎普尺谈及家里的居住环境满眼幸福。
为进一步丰富党建内涵,吉汝村创新工作思路,制定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五好家庭”评选标准、乡村治理“分值制”办法,以“先进双联户”为抓手,开展“五星户”“美丽庭院”“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创建评选活动5次,弘扬时代新风,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锚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组织党员群众在荒地植树1万余株,建立党员群众片区管理模式,把树木日常养护、年底树木成活率等指标纳入积分超市、道德红黑榜等奖励靠前者积分清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结合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节点,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两山”理念和垃圾分类、节约资源、回收利用等常识,引导群众开展卫生环保32次。全力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实施自来水入户、进行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村庄亮化美化工程,探索“群众自愿收集、定点兑换商品、支部变废为宝”模式,开展资源回收和无害化处理行动,设立分类垃圾桶,集中收集废旧衣服、塑料罐、金属物等可回收垃圾和灯泡、农药等有害垃圾,打造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