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区内要闻

听民声 护民权 解民难 —西藏检察机关“央宗热线”彰显新时代检察担当

发布时间:2025-03-31 作者: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近日,记者走进自治区人民检察院12309民族团结进步“央宗热线”检察服务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处理各项工作。

前不久,自治区人民检察院12309民族团结进步“央宗热线”入选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西藏检察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央宗热线’在弘扬雷锋精神、服务群众方面所做努力的认可。”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主任达娃吨珠说。

2023年4月,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立足西藏区情民意,将12309检察服务热线全面升级改造为更具西藏特色的西藏检察机关12309民族团结进步“央宗热线”,突破群众反映诉求受时间和服务事项单一等限制,着力以“1+3+N”工作模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检察服务,努力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的热线、优质高效办事的通道、接受群众监督的桥梁”,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我们来说,来访群众是‘考官’,反映诉求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三级调研员达央宗说,“央宗热线”是西藏检察机关“践行人民至上、做实检察为民无止境”的实践创新,是倾听群众呼声、为民办实事解难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重要途径。

如今,“央宗热线”由9名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组成,实现了“全时接听、统一派单、精准答复”,24小时值班值守,全天候受理群众诉求,高效反馈办理结果或进展,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努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

亚东县边某等三人到林某承接的某建筑工地工作,仅口头协议约定日工资。当三人依时依约完成任务,向林某讨要6.5万元工资时,发现林某不断找各种理由延后付款,迟迟拖欠劳动报酬。边某等三人手里没有书面凭证,一筹莫展之际,她们从村干部处得知,亚东县人民检察院在村里设立了12309检察服务点,遂向服务点求助。承办检察官向边某等三人了解情况,并积极采取措施,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最后边某等三人全部收到拖欠薪酬。

一位林芝市波密县老人来电,称“其弟弟为残疾老人,自2019年被赶出家门后靠亲戚接济生活,身体残疾,无收入来源,欲分家析产,但相关部门多次协调均未果,故致电12309寻求法律帮助”。检察官第一时间将案件线索依管辖转至波密县人民检察院,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实地调查跟踪回访,最终双方达成谅解,这场纠纷也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年逾八旬的格桑老人来到自治区人民检察院12309民族团结进步“央宗热线”检察服务中心,提及因在60多年前曾被判刑,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心结”未曾解开,在对该刑事申诉案件进行深入研判后,第十检察部办案团队不辞劳苦,寻找到当时的卷宗,细致梳理案情,并多次逐字逐句向老人进行结案答复与释法说理,最终赢得了老人“没有疑问了”的认可。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是12309“央宗热线”不断努力的目标。

为着力提升热线服务质效,西藏检察机关统一招录法律专业话务员,制定热线工作指引手册,多层次开展实操培训,熟悉接访流程、办件流程、系统操作,提升规范化处理、专业化答复水平。2023年以来,“央宗热线”已累计处理群众诉求2217件,满意度达96%以上,被确定为全国检察机关12309检察服务热线升级试点样板。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在全区383个边境村建立12309检察服务点,从各边境村村“两委”、老党员老代表中聘任814名“央宗热线”服务员,协助宣传检察便民措施,收集案件线索,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累计向边境群众开展普法宣传800余场次,法律咨询4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400余件次。

“此次‘央宗热线’入选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是荣誉,更是鞭策。”达娃吨珠表示,下一步,西藏检察机关将以此为契机,以“三个善于”引领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着力践行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宗旨,持续升级服务质效,以“如我在诉”的理念和态度,推动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复,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为社会增进和谐,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努力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