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推动党建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的各项工作,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形式、载体、机制,西藏改则县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政治建设这个核心,形成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凸显的新格局,推动了改则县党建工作走在前、作表率。
党员教育取得新突破。改则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力促党员教育管理不偏离目标,确保工作高效推进。制定2020年党员干部“出改则、赴区外”培训计划4期,实施“进课堂、做学生”培训计划5期,制定实施日常藏汉双语知识普及,特别是驻村工作队传帮带村 “两委”机制,覆盖全县村“两委”班子成员276人。
商圈党建工作试点有序推进。改则县在县城内现有的经营场所,建立党员学习室、谈心室和设立宣传栏,借助相关单位资源,设立服务站点,鼓励非公党员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改则县社会经济。实行商圈党务工作者例会制度,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定期总结交流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完善商圈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将商圈党员交纳的党费用于商圈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活动开展。截至目前,商圈党员在改则县投资实体经济资金达57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3人,切实为改则县注入发展资金,提升本地税收收入达600万余元,以实际行动推动了改则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改则县委下发《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等,启动“万名党员干部请战防控疫情”活动,组建党员先锋队2个,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海报、党员承诺宣传海报3000余份,各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积极落实包片包户包人责任,干部对所辖区域包片、一般党员干部包户,依托“网格长”“双联户”,组织3210名党员干部包7254户25202人,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干部、两新组织3931人积极为疫情严重地区捐款68.5万余元,党员捐款实现了100%全覆盖。
在农牧区基层党建工作中,改则县委组织部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念来谋划农牧区党建工作,以创新的举措来推进工作,探索推行了“五化工作法”。
工作谋划课题化,强化学习调研,组织召开支部学习讨论245场次、支部党员大会96次、支部书记上党课49次、通过外出培训、学习等形式,形成调研报告4份;统一订购发放《党内法规必修课》150本,强化《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贯彻落实的有效性、正确性、科学性;结合实际确定基层党建等重点项目8个,保证了决策部署的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工作目标机制化,建立责任机制,严格落实党委书记抓党建目标责任机制,县委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部署会议2次,各级党委召开党建工作部署会议21次,细化党建工作任务26条,明确加强党的建设责任单位101个,实施县直机关党支部“双提双促”标准化建设深化工程,搭建与西藏民族大学“校地”合作平台,在基本实现县直机关标准化建设目标基础上,重点打造县中学德育校园暨党建示范点工程。
工作推进工程化,摸排村干部和党员涉黑涉恶276人次,确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4个,中不溜村级党组织18个,制订整改方案23份,明确完成整改时间和工期,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转化提升;争取中央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200万元,确定发展项目4个;印发《改则县村(社区)“两委”干部任职条件资格联审办法》,调整改则县鲁仁居委会、岗如村“两委”班子2人,实施圆梦新居社区“两委”县级联审7人,派强派齐第一书记7人,充实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98人、兑现乡村振兴专干资金46万元;组织培训城市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5人,红色文化党性教育党员干部600余人次,签订党员不信仰宗教承诺书3303份,党员警示教育260余人次,开展专题廉政党课112场次。
工作督查台账化,紧紧围绕“羌塘腹地•红色改则”党建品牌深化年要求,重点对改则县梦圆新居党建文化长廊、改则县吴青村生态文化示范村、洞措村、改则县中学德育校园等建立台账8本,动态督导10余次;主动向地委组织部报告党建工作12次、向县委常委会、书记专题会报告党的建设工作报告2次;组织对6乡1镇和县直机关党支部督导2次,不断推动改则县基层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工作考核绩效化,评出2019年度优秀村(居)干部22人、称职218人,兑现业绩考核总额资金14.59万余元。
“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抓住基层党委关键主体,推动党建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改则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郭健说,“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带领各级党组织增强主责主业、创先争优意识,做到守责、负责、尽责。进一步突出思想引领,切实抓好各级党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组织开展好党员红色文化党性教育。进一步提升干部能力,加强村‘两委’和后备干部理论培训,特别是对乡村振兴专干的教育培养,同时,利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藏汉双语教学力度。”
责任编辑:陈麒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