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动态

陕西援藏:技术突破助力阿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0-26 作者:杨姗 来源:天上阿里


受地理和气候条件所限,畜牧业一直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瞄准限制当地畜牧业发展的牧草、畜种等问题,陕西援藏工作队通过引进其他省市先进技术、专业人才,以技术援藏方式进行针对性攻关,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随着陕西援藏干部走访两个牧草培育试验基地时,正值9月下旬牧草采收季。地里紫花苜蓿、燕麦草、巨菌草等人工牧草长势喜人,无论是田地里一人高的燕麦草,还是大棚里两三米高的巨菌草,都让记者感受到了增产增收的希望。

西藏阿里,“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多年来,为守好发展的生态红线,阿里地区按照‘以草定畜,草业先行’的思路规划畜牧业发展,然而饲草资源有限一直是制约阿里提高载畜量的主要瓶颈。”阿里地区行署专员旦巴旺久说,畜牧业是阿里地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一旦草业能实现突破,畜牧业提档增效也就有了希望。

多年来,阿里地区一直致力于通过提高科技含量、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牧草产量。随着脱贫攻坚全面完成、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陕西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围绕推动农牧民增收,专门成立农业科技小组团,引进相关领域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技术攻关、示范。

陕西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阿里地委副书记、行署常务副专员张小平说,阿里地区的载畜量是250万只的绵羊单位,要想再提高首先就要在牧草上下功夫,农业科技小组团在原来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对适合高原的牧草品种进行选育,同时开展科学种植试验。

阿里地区草业工作站牧草试验基地主要承担牧草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野生牧草驯化及推广工作。先后引入国内外20多种牧草品种,经过4年的引种、品比试验和区域性示范推广种植,目前已选育出抗寒抗旱性强、适应阿里自然气候的优良牧草品种燕麦、披碱草等8种。2021年,试验基地牧草种植面积近1000亩,试验品种包括燕麦、箭舌豌豆等10多个品种。据测算,平均每亩鲜草产量2000千克左右。

在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大棚里,阿里地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白玛格桑指着绿油油的巨菌草介绍说,巨菌草是多年生植物,是全国不少地方都在推广的优质牧草,考虑到阿里冬季温度太低,我们尝试在设施温室里种植巨菌草,一年可收五茬,估计年亩产量能达到15吨左右。

“阿里地区的牦牛肉、羊肉品质很好,然而产量有限,基本只能满足本地市场需要。而从试验结果来看,一亩人工草场的草产量相当于15—20亩天然草场,在部分具备开发条件的土地上尝试人工种植牧草,从而提高阿里地区牧草产量,可带动牛羊肉在量上实现突破。”张小平说。

在进行牧草种植科技攻关的同时,农技团队对土地也进行同步改造。针对土地高低起伏、砂石较多等问题,试验基地采用激光跑平、机械捡拾等先进技术,对土地进行平整改造、提高肥力等,同时修筑引水渠进行浇灌。

据介绍,从这两年的牧草种植对比来看,通过建设高标准牧场,牧草产量与之前相比提高70%-80%。

藏香猪养殖是陕西援藏寻找的另一个突破口。很长时间以来,由于海拔太高等因素,阿里地区很少养猪,当地猪肉供应主要依靠从外地运进冷冻、冷藏肉。

陕西援藏工作队队员、阿里地区农业农村局专技人员米光明说,如果能培育出适应阿里地区的藏香猪品种,就可以进一步丰富当地群众的菜篮子。2019年以来,相关技术人员买进西藏其他地区的能繁藏香猪母猪,用从广西引进的优质杜洛克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在进行适应性试验的同时,进行提高每窝产仔数量试验等。

张小平说,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陕西援藏工作队将进一步发挥陕西专家、技术优势,和阿里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通过提高阿里合理载畜量,推动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