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从陕西靖边援藏到阿里噶尔县,韩俊文的“绿色梦”不会实现得那么艰难。
“我们噶尔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号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终年不下雨,干旱鬼见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2005年,初到噶尔县的韩俊文,见到这满脸黄沙、尘土飞扬的情景,整个人都懵了。当时,他还只是个普通的农牧专业技术人员。
“这种情况必须改变!都是沙子、都是灰,老百姓咋富起来?一定要把沙治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开展的人工种草项目,启动资金只有50万元。作为陕西靖边人,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家乡的植被,为此,他跑遍了靖边县所有的种子销售点。由于阿里地区气候特殊,在水源便利的人工种草点昆莎乡,韩俊文采用了“广泛试种、重点培养”的方法,并对所有植物,一半采用覆膜种植,一半采用大田种植。
“照顾苗苗真比照顾娃娃还要上心,生怕有一点闪失。” 每天天不亮,韩俊文就起床到地里测量气温和地温,手里拿着一把卷尺和一个笔记本,定期测量每种植物的高度,认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经过一年多的试种,紫花苜蓿以出苗率高、适应性强、越冬性好,在众多苗木品种中脱颖而出。2006年,噶尔县将紫花苜蓿作为牧草及防沙治沙的重点植物,推广种植了300亩,全部采用地膜覆盖种植。在以后的几年中,噶尔县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大规模扩大,目前人工种草面积达2.4万多亩。
就这样,韩俊文的名声一下子响了起来。十年耕耘,在海拔4300米的地方成功种植了紫花苜蓿,“高原种草人”的名号突然间传遍国内外。
“我们噶尔百姓多年来一直追寻一个梦想,要在高原戈壁种下一片片绿洲。当然,这也是我的梦想。”2014年初,由于工作需要,韩俊文受任命到县林业局负责全面工作。新的职务调整,意味着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一直以来阿里地区植树造林只有班公柳、红柳、沙棘这几种灌木,有极少量的乔木树种,但长势不好、病虫害多。如何让“林海”在高原出现,就成了韩俊文的“心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狮泉河镇以外的林地里发现了几株长势很好的杨树,多方打听,了解到这些杨树是青海杨。“也许机会来了,当时心里冷不丁地就冒出了这个想法。”韩俊文说。
2015年,噶尔县林业局从青海省门源县采购了2.5万株青海杨,林业局所有工作人员全体出动,进行种植、指导、检查。韩俊文也不例外。对他来说,什么时候挖坑、种树、灌水,坑挖的如何,树种的如何,水灌的如何是需要记在本子上,装在脑子里的大事。“每天眼睛一睁开,想得就是如何种好树。”被他这么一琢磨,还真想出些门道来。他开创性提出沟状式种树,由传统的人工挖坑改为机械挖抗整地,由小型挖掘机挖出宽50厘米、深40厘米的土沟,在土沟里栽种树苗。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灌溉,而且对小树苗能起到很好的防风作用,能进一步提高小树苗的成活率。
2016年春天,韩俊文心情复杂地走在青海杨植树区。在阿里植树,当年活了不算活,要经过一个冬天,到次年春天,才可真正看到是否成活。看到经过一个寒冬,依然挺拔茁壮的树苗,一向稳重的韩俊文竟然跳了起来,像个孩子。他确实有些高兴,2015年栽种的青海杨成活率达到了90%,比阿里地区栽种的新疆杨成活率整整提高了70%。2016年5月,噶尔县再次引进2万多株青海杨,重点在噶尔县政府广场、高效农业产业园、噶尔路等地方栽种。片片青海杨亭亭玉立、迎风招展,一点点涂抹着噶尔人民心中的“绿洲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很幸运自己的梦想与噶尔百姓的梦想能紧紧相连。我时常在想,如果不是从陕西靖边援藏到阿里噶尔县,我的‘绿色梦’也许不会实现得这么艰难,但肯定也不会这么有意义。”如今,在噶尔已待了14个年头的韩俊文依然走在实现高原“绿洲梦”的道路上,人工种草也好、林业也好,对他来说,都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感情。而他本人,像紫花苜蓿一样,早已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责任编辑:黄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