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在现代化道路上——写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之际

发布时间:2012-05-21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3月28日,雪域高原迎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53年前的这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揭开了以废除封建农奴制为核心的民主改革的序幕。随之,百万农奴在政治、经济和精神上得到了彻底解放,成为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了做人的权利和享有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这个世界上最后一块、区域最大、人口上百万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彻底消亡,在政治上为其未来的现代化彻底扫清了道路。从此,与黑暗、野蛮、残酷、落后的旧西藏形成鲜明对照,以现代文明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主旋律。斗转星移,如今,西藏各族人民正在现代化道路上迅猛前进,书写着发展和进步的光辉篇章。

  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西藏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旧西藏的基础设施如何?“没有一寸公路,传送文书靠驿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可以通车的桥梁。从康定驮运货物到拉萨,行程两个月以上……”

  中国共产党人从解放西藏的那天起,就把西藏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了一个异常重要的位置。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尤其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跨越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进入“十二五”以来,西藏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去年,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通车,北京至拉萨往返直航开通,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投入运行。今年,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将结束不通公路的历史,拉萨至林芝的铁路即将动工,拉萨至成都的铁路将提上日程等。

  基础设施的完善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现代、更便捷。昔日民谣悲叹:“进藏难出藏难、在藏出行也艰难”。现在,每天进出西藏的航班约120多架次、进出藏的客运列车达10趟。去年底,西藏全面完成了84处溜索改吊桥工程,溜索桥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农牧业生产走上机械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工业和第三产业呈快速发展,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产业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旧西藏农牧业生产一直处于极端落后状态:直到 20世纪60年代初期,农区仍大量使用木犁、木铲进行田间耕作,有些地方甚至保持着“刀耕火种”、“烧荒肥田”等原始的生产方式。

  3月16日,记者在达孜县桑竹林村开耕仪式上看到,30多辆东方红拖拉机先后开进农田,传统的“二牛抬杠”在这里基本退出生产领域。据西藏自治区农牧厅介绍,到2011年底,西藏各种农用机械达28万台,农用耕、耙、播、收机具达13万台,全面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54%。古老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西藏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仅“十一五”期间,国家就安排资金4.6亿元,初创了一批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经过扶持和培育,全区现有13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63家地(市)级龙头企业,辐射农牧民3万多户。 

  以自然、人文风光而举世闻名的西藏,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极其迅速,游客每年都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去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869.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7.06亿元,同比增长35.8%,占当年第三产业总收入的30%以上。今年,西藏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收入达120 亿元。

  现在,西藏的产业结构越来越趋于合理。2003年,西藏现代产业开始起步。去年底,第二、三产业已经占到GDP总额的87.7%。

  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有效地保障了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深深感到,在全球化时代,西藏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当地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

  西藏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脆弱而敏感。为保护好这个屏障,西藏“十一五”期间用于环保的资金超过100亿元,而“十二五”仅用于“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资金就将达155亿元。西藏现已建立21个生态环境保护区,47个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占西藏国土面积的34.5%。

  西藏农牧区群众多以烧柴烧牛粪做饭取暖,对生态破坏极大。为改变这种状况,太阳能设备在农牧区得到广泛运用。根据规划,从2008年到2015年,通过实施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西藏将重点解决区域农牧民采暖、煮饭等生活用能问题,农牧民传统能源替代率达60%。

  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样也受惠于现代化发展提供的资金和技术。“十一五”期间,国家投资5.7亿元对22处重点文物进行维修。投资6000多万元,用于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目前西藏各类传承人达2万多人,有53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借助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手段,西藏的藏学、高原生态和藏医药等学科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学术成果。

  西藏人民拥有追求、创造、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权利,他们是西藏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建设成果的享受者

  长期以来,西藏农牧区群众的住房多为黑色帐篷、低矮阴暗潮湿的土坯房和石板房,“夏不挡风雨、冬不抵严寒”。安居乐业,无居何安?民主改革后,在解放军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翻身农奴盖起了第一批住房。改革开放后,政府又帮助农牧民盖起了第二批住房。从2006年起西藏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是第三批住房。截至目前,该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80多亿元,使33.89万户、177万名农牧民住上了安全宽敞舒适的新房屋。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农牧民看病就医得到有效保障。如今,农牧区医疗制度早已实现覆盖,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已增加到100种,有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达200多种,基本满足了农牧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需要,农牧民近70%的住院费用得到报销补偿。医疗卫生的进步,使西藏的人均预期寿命从和平解放初期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

  西藏的教育已今非昔比。截至去年底,全区小学860所、教学点613个、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99.4%。初级中学93所,初中毛入学率达98.5%。全区“普九”累计脱盲人口170万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以下。 

  广袤的农牧区不再与外界隔绝,如今,藏语卫视频道实现24小时不间断播出,全区80%以上的农牧户可以收听收看50多套广播电视数字节目。一些农牧民高兴地说,他们从中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和别样的生活,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好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