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相 以史鉴今——西藏社科院研究员何宗英谈《西藏秘密》

发布时间:2015-01-19 作者:晓勇 来源:自治区党委门户网站
  

    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西藏秘密》在吸引我区广大观众的同时,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16日,记者就《西藏秘密》的历史背景、人物刻画、叙事结构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多次参与该剧审片工作的我区著名学者、西藏社科院研究员何宗英。

  何宗英评价,《西藏秘密》是一部难得的电视作品,它以西藏和平解放前为历史背景,通过几家上层贵族的故事,生动演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旧西藏的风云激荡、沧桑巨变的历程。电视剧摆脱了过去西藏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老框框,独辟蹊径。片中的主要人物是上层官员、贵族和活佛,而不是农奴。通过这些人物的活动,同样可以表现爱国、进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主旋律,同样揭露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黑暗、残酷、落后的本来面目。这部电视剧在西藏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开辟了新的路子,是一种创新。为人们作出了榜样,特别是为西藏的文学界、艺术界作出了榜样,使人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表现西藏题材的作品还另有方法,另有一番天地。

  何宗英认为,《西藏秘密》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和好评,并一举夺得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与编导前期对电视剧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所进行的深入调研、挖掘、还原分不开。可以说,在这方面,编导下了很大功夫。

  何宗英指出,以剧中的主要人物来说,每个人物都带着当时历史人物的影子,熟悉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西藏历史的人,一看便知剧中人物的原型是谁。如主人公扎西顿珠、入赘仁钦府后来当上噶伦的土登格勒,还有那位教解放军藏语、藏文的贵族小姐。剧中描写的许多情节,如老仁钦噶伦装疯等,也并非空穴来风,历史上确有其事。

  这部电视剧还表现了西藏地方政府部分官员、贵族捐献财物给当时的民国中央政府,买飞机、买武器支援抗日战争,为支援抗日战争从国外购买战略物资、送往内地等情节。何宗英说,这反映了旧西藏上层人士中也有爱国人士,并不都是主张西藏独立的分裂主义分子。这些都是客观、公正的,也符合史实,对于人们了解当时西藏与祖国的关系是有益处的。

  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西藏革命党”人,该剧虽着墨不多,但这是西藏其他文艺作品不曾涉及的内容。何宗英介绍说,从相关历史资料上看,西藏现代大学者根敦群培当时为“西藏革命党”设计的党徽、党旗中,也有镰刀、锤头的元素。由此可以证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影响到中国西藏。同时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一些官员也打算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成立组织,甚至想要改变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这说明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面临寿终正寝的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平解放西藏、平息武装叛乱、推翻封建农奴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何宗英说,可以说,《西藏秘密》是二十世纪中期旧西藏的一幅历史画卷。通过这部电视剧,人们能够大致了解到当时西藏各阶层僧俗人员的生活状况和西藏封建农奴制的本质。当然,这部电视剧只是一件文学艺术作品,它用具体生动感人的形象、语言的艺术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不可能像纪录片、人物传记或者历史教科书那样用抽象的概念一成不变地去反映历史原貌。作为一部文艺作品,这部电视剧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修改和完善。“该剧的编导只是一名编导,而不是历史学家、藏学家和藏族民俗学家,剧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在所难免。这些不足只是枝节问题,瑕不掩瑜,既不影响全剧的整体架构,也不影响它作为一部好作品的地位。”

  何宗英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西藏秘密》很好地体现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主题,是新旧西藏对比的生动教材,也是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其现实意义重大。